一“别”几十年 今朝把“家”还
2022-02-18 11:48:41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汉寿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刘豪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4060


【导语】西洞庭湖青山湖原本就是冬候鸟们温馨的家园,但上世纪70年代由于栖息地的改变,鸟儿们无法在这里继续安家。2018年,汉寿县按照中央环保督察要求,将青山湖永久性退垸还湖。如今,这里生态环境得到巨大改善,让辞别40多年的鸟儿们又回来了!

【实况】西洞庭湖青山湖候鸟栖息.......

【解说】近日,天气转晴,大批越冬候鸟在西洞庭湖青山湖栖息觅食,包括有小天鹅、白鹤、鸿雁、豆雁、白琵鹭、野鸭等国家珍稀保护鸟类,他们时而成群嬉戏追逐,时而展翅飞翔,优美的身姿、此起彼伏的鸟鸣声,给这个寒冷的冬天带来了勃勃生机,场面十分壮观。监测数据显示,目前飞临西洞庭湖青山湖的候鸟已达50余种,数量达一万余只。

【解说】青山湖是西洞庭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,于1976年围垦成垸,总面积11000余亩。84岁的退捕渔民曹景红从小就在青山湖边长大,他的记忆中,和小伙伴们呼喊天空候鸟排队飞行、赏青山湖里天鹅拍水嬉戏曾是儿时最快乐的时光。

【同期】汉寿县退捕渔民 曹景红 它(雁类)像人样的,有那么灵醒(聪明),那雁鹅(雁类)一来,(我们)就喊,雁鹅(雁类)牵竹篙(摆一字),它就慢慢摆开了,(这么喊)都是大人传下来的,雁鹅(雁类)牵竹篙,雁鹅(雁类)摆鹳头(犁铧),它就跟你摆的规规矩矩的。

【解说】上世纪九十年代,洞庭湖区水患频发,1995、1996、1998连续三年,青山湖垸漫溃。1998年青山湖垸被列入国务院平垸行洪、退田还湖、移民安置工程,垸内1789户,5821人全部迁出。尽管还湖,但湖上电鱼、捕鸟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,候鸟们望而却步。2004年,为解决青山湖垸移民生计问题,当地组建合作社,在垸内开展鱼类养殖。养殖户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,冬天枯水期也将湖内蓄满水,这样又导致冬候鸟无法栖息觅食。

【解说】2018年,汉寿县按照中央环保要求,对青山湖全面解除租赁合同退出养殖,拆除主堤,与西洞庭湖主体湖泊连通,并实施生态修复。2020年,汉寿县投资2亿元,建设青山湖候鸟公园,包括小微湿地改造、水生植被重建、鸟类栖息安全屏障等,实施引鸟、留鸟、护鸟工程,吸引半边湖观鸟示范基地的部分栖息鸟类到青山湖区域,将青山湖集中打造成为一个集湿地观鸟、教研、旅游于一体的大型湿地科普旅游公园示范基地。

【解说】经过一系列举措,西洞庭湖青山湖退化湿地逐渐恢复,湖内水生植被、草甸及沼泽植被等开始变得丰富起来,鸟儿们消失了40多年温馨家园又回来了!

【同期】汉寿县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蒋家嘴分局 负责人 彭波涌 满湖的天鹅,大雁,都过来了,就连很长时间没来的白鹤也入了场,栖息地非常好!浅滩、低水位啊!天鹅都是脖子伸到水里面挖那个草根之类的。


责编:刘豪

来源:汉寿县融媒体中心

要闻
视频
推荐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